來源:網絡資源 作者:中考網編輯 2025-09-03 13:02:42
作文十三:《AI時代,做“會學習”的人》
尊敬的老師、親愛的同學們:
大家好!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《AI時代,做“會學習”的人》。
“會學習”不是“會用AI”,而是“能借助AI提升自己”:知道什么時候用AI,怎么用AI,用AI后怎么總結——就像“中國航天科學家”孫家棟那樣,會用各種新技術,但更知道“技術要為目標服務”。在AI時代,做“會學習”的人,才能讓AI成為成長的助力。
做“會學習”的人,要知道“什么時候用AI”。不是所有學習任務都需要用AI:簡單的單詞背誦可以自己記,基礎的數學題可以自己算,這些任務能鍛煉我們的基礎能力,不需要依賴AI;而復雜的知識梳理、抽象的實驗模擬、大量的錯題分析,這些任務用AI能更高效,就可以借助AI。“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”得主屠呦呦在研制青蒿素時,不會在所有步驟都用新技術,而是在“提取方法”這個關鍵環節嘗試新方法。我們在學習中也是如此:自己能獨立完成的任務,堅持自己做,鍛煉基礎能力;自己難以完成的復雜任務,再用AI輔助,提升效率。比如我會自己完成日常作業,只在整理一周錯題時用AI分類標注,既節省時間,又沒丟失獨立做題的能力。
做“會學習”的人,要知道“怎么用AI”。用AI不是“直接要答案”,而是“用AI拓思路、補短板”。遇到數學難題,先自己思考10分鐘,實在沒思路再看AI的解題思路,然后分析“AI的思路和我的有什么不同”“我為什么沒想到”;寫作文時,先自己構思框架和素材,再用AI提修改建議,然后思考“AI的建議是否符合我的主題”“如何結合我的經歷優化”。“中國短跑運動員”蘇炳添在訓練中會參考教練的建議,但也會結合自己的特點調整,最終跑出好成績。我們用AI也要如此,把AI當作“思路啟發者”,而非“答案提供者”,讓AI為我們的學習添磚加瓦,而非直接搭建“成品”。
做“會學習”的人,要知道“用AI后怎么總結”。用AI學習后,不能就此結束,還要自己總結:用AI整理錯題后,要歸納“這類題型的解題規律”;用AI分析作文后,要記錄“常見的語法錯誤和改進方法”;用AI學習新知識后,要嘗試“用自己的話復述知識點”。“雜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在實驗后,會詳細記錄數據并總結規律,我們用AI學習后,也要做好總結,讓AI提供的幫助真正轉化為自己的能力。
同學們,AI時代的“會學習”,是既能借助技術,又不依賴技術。讓我們做“會學習”的人,用AI為學習助力,在成長中收獲真正的進步!
我的演講完畢,謝謝大家!
編輯推薦: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