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絡資源 作者:中考網編輯 2025-09-03 13:10:22
##美在知行合一
世人常言美,或謂容顏姣好,或謂才華橫溢。然吾以為,十五歲之美,不在皮相,不在天賦,而在知行合一之品格,在將內在修養化為日常踐履之自覺。此美如幽蘭,不言自芳;如璞玉,經年愈潤。
美在孝親敬長之溫暖踐行。孔子有云:"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。至于犬馬,皆能有養;不敬,何以別乎?"孝非徒奉養,更在由衷敬意。黃香九歲溫席,王祥臥冰求鯉,皆以稚子之心,行至孝之事。而今我為父母備一頓晚餐,雖非珍饈,卻盛滿感恩;田間勞作揮汗,雖疲累卻甘甜。此等細微處,恰是孝心最真切的流露,如春風化雨,潤物無聲。
美在誠以待友之金石品格。《論語》載:"與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"友誼之美,貴在真誠。管仲與鮑叔牙,貧富不移,患難與共,鮑叔牙知管仲之賢,甘居其下,終成千古佳話。我在友人生病時悉心照料,在他迷茫時真誠建議,雖無古人驚天動地,然誠信如金,點滴可見。這份真誠,如砥礪,磨礪出友誼最耀眼的光芒。
美在胸懷家國之擔當氣度。顧炎武"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"的吶喊穿越時空,林則徐"茍利國家生死以,豈因禍福避趨之"的誓言振聾發聵。今日之我,雖不能立馬橫刀,卻可于細微處見精神:為外國友人指路時的一聲"CanIhelpyou?",傳遞的是禮儀之邦的溫度;海外游學時的不卑不亢,展現的是文化自信的底氣。這份擔當,使少年之美超越個人,與時代共鳴。
美在知行合一之日常修為。王陽明倡"知行合一",謂"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"。真正的美,非懸于空中樓閣,而植根于生活土壤。每一次對家人的體貼,對朋友的守信,對陌生人的善意,都是將內在美德外化為具體行動。這需要時時省察,如曾子"吾日三省吾身",在反思中不斷精進。
十五歲之美,如初升朝陽,光芒初綻;如新硎發硎,鋒芒漸露。它不在遠方,就在當下;不假外求,本自具足。當我們以行動書寫青春,用實踐詮釋美德,生命自然會綻放出最獨特的光彩。這光彩,照亮自己,也溫暖他人;屬于個人,也屬于這個偉大的時代。
編輯推薦: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