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絡資源 作者:中考網編輯 2025-09-03 13:23:01
作文九:《他們與我:從奉獻中懂得價值意義》
“他們”用奉獻照亮他人,“我”用行動傳遞溫暖;“他們”在付出中實現價值,“我”在助人中收獲成長。“他們與我”,是“奉獻精神”的傳承——“他們”的付出讓我明白“何為價值”,我的行動讓奉獻融入日常,正如那些用一生踐行奉獻的名人所展現的力量。
他們的奉獻,讓我學會幫助他人。“感動中國人物”張桂梅,為讓山區女孩有學上,放棄優越生活,扎根大山創辦免費女子高中,即使身患多種疾病,也堅持每天陪學生早讀、批改作業,用奉獻改變了上千名女孩的命運。了解“他們”的故事,我在班級中主動幫助同學——同桌數學基礎薄弱,我每天放學后幫他講解15分鐘錯題;同學忘記帶文具,我主動分享自己的備用文具。這些小事雖小,卻讓我體會到“幫助他人的快樂”,也讓班級氛圍更團結。“他們”的奉獻,讓我明白:價值不在索取,而在給予。
他們的付出,讓我懂得承擔責任。“中國核潛艇之父”黃旭華,為研制核潛艇,隱姓埋名三十年,錯過陪伴家人的時光,甚至父親去世都未能回家奔喪。這份對國家的付出,讓中國擁有了自己的核潛艇,筑牢了國防安全屏障。受“他們”的激勵,我在學校主動承擔責任——作為班級衛生委員,每天提前到教室檢查衛生,放學后留下督促同學打掃,即使犧牲自己的課余時間,也毫無怨言。班級多次獲得“衛生流動紅旗”,我也在這個過程中懂得“責任與付出的意義”。
有些同學總覺得“奉獻是大人的事,與我無關”,卻不知“他們”的奉獻就藏在日常的每一次幫助、每一份責任里。“雜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奉獻一生研究水稻,解決糧食問題;“敦煌女兒”樊錦詩奉獻半生守護莫高窟,傳承文化。他們的奉獻,不是驚天動地的壯舉,而是日復一日的堅持。
“他們”是奉獻的榜樣,“我”是奉獻的追隨者。愿我能像“他們”那樣,在成長中主動幫助他人、承擔責任,讓奉獻成為日常,讓付出成就價值,在屬于自己的人生里,書寫溫暖的篇章。
編輯推薦: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